


2021年5月9日下午两点,我院组织全体师生于文科1-802会议室共同观看“同上一节思政大课”直播,主讲专家有天津师范大学王雪超老师,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老师以及复旦大学肖存良老师。
欲知大道,必先为史。一部党史就是一本鲜活的思政课教科书,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。新时代党史学习要始终坚持与思政课融合发展,党史学习要融入思政课之中,进一步讲述中国共产党、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奋斗史、建设史和发展史。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我们要在思政大课的学习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,培育高尚道德品质,激发爱国报国情怀,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。
思政191 禹宜杨:
今天下午,我和全国大学生一起收看了今年的思政大课。“四史”,即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。学习四史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,是对我们爱国情操的培养,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高潮部分的总结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,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星火燎原,我们不断的摸索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,毛泽东思想,邓小平理论,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科学发展观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我们逐渐摸索了一条中国道路,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下,我们无数的中华儿女积极创新,勇于探索,取得了无数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。厚重的四史道不完,共产党人的故事,中华儿女的故事也说不完,奋斗在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,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始终应不忘来时路!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史,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为党为人民做出伟大贡献。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,在磨难挫折中成长,在攻坚克难中壮大,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起来富起来,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结果,时代大任现在落在了我们青年一代身上,时代向前,青年向上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,我们必将勇担时代大任,脚沾泥土秉承初心,更好地为党为人民贡献青春力量,做一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新时代中国青年。
思政191 刘羽晴:
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,观看过程中我感触良多。信仰是奋斗的航标。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,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,而是愈挫愈勇,不断在磨难中成长、从磨难中奋起。在这个特殊时刻,有无数的医护工作者们奋战在疫情前线,无数的党员同志们和基层干部们下沉社区,还有数不清的志愿者们都在为新冠肺炎疫情贡献自我的一份力,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,从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了创造了一系列的战“疫”中国速度、中国奇迹。挫折与考验从未停止,但青年人始终在路上,在一边恐惧一边勇敢的职责担当中,我们青年一辈将实现最耀眼的青春“蝶变”。中华民族从不惧怕困难,困难与挫折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,经历烈焰的烧灼,才会有浴火涅槃的重生。上下同欲者胜,风雨同舟者兴。
思政201 徐文豪:
70年前的今天,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,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。这一伟大事件,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、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,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。
70年来,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、艰苦奋斗,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。今天,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,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,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。
今天的思政大课使我受益匪浅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新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,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。波澜壮阔的历史征途,使我更加坚定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文化自信。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,我们更应该接续奋斗,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。在新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华章。
思政201 殷思雯:
我有幸观看了由天津师范大学MKSPORTS体育王雪超副教授、上海师范大学MKSPORTS体育张志丹教授、复旦大学大学MKSPORTS体育肖存良副教授共同上的“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”,使我受益匪浅。三位教授带我们回顾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,尤其是张志丹教授分享的新中国经济建设和伟大成就,让我感慨万千。短短七十几年,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,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,实现了生产发展快、基础设施优、协调发展新、国际贡献大的伟大成就。追究其根本则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。在党的领导下,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,两方发力相辅相成;善用看得见手和看不见手的力量,坚持市场经济为主,政府调控为辅,平衡了市场稳定与经济发展;同时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全面开放,国内外两面开花。
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,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,作为大学生,应当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回馈社会,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,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。